【导语】因南方养殖端前期减重快于北方,出栏计划增幅小于北方,与往年相比,南北价差负转正速度放缓。未来随着西南腌腊接近尾声,南方人口陆续回流,北方屠企进入增量周期,南北价差负转正或进入倒计时,未来南猪北调有望开启。
南北方价差或由负转正,推进南猪北调开始
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除2023年12月北方多地发生猪病导致部分小体重生猪提前出栏,从而导致1月出现猪源断档,叠加北方中部地区集中降雪导致省外猪源流入减少,又适逢1月北方屠企集中增量,多种原因叠加导致2024年整个1月份北方猪价高于南方。而2023年1月随着西南和华南腌腊收尾,南方猪源进入减重周期,随着生猪出栏节奏加快,供应端增量,五日前后南北价差实现由负转正,推进南猪北调开始。与2023年相比,2025年南北价差走势基本一致,但负转正明显延迟,主因有以下两点:

出栏周期缩短,北方养殖企业日均增幅明显
通过对南北方规模养殖企业2024年与2025年1月出栏计划环比变动幅度对比,2025年因春节时间在月末导致有效出栏时间缩短至25-26天,且产能进入释放周期,虽然前一年12月养殖端有明显的增量减重动作,但日均出栏量增幅环比仍在14.24%,而南方养殖企业日均出栏虽亦有增加,但环比增幅较北方减少5.66个百分点。

南北方养殖企业均有明显减重动作,南方均重减幅超过北方
卓创资讯根据对南北方养殖端节前1-5周出栏均重进行对比,与往年相比,2025年节前第五周至第四周,也就是12月最后一周至1月第一周养殖端减重速度较往年相比偏快,且南方均重减幅超过北方。随着南方养殖端减重加速,加之从西南消费端反馈下游家庭和乡镇等腌腊消费延迟,也导致南方肥标价差收窄速度放缓,抑制养殖端放量速度。
一般来说,进入阴历腊月15之后,北方屠企下游进入增量周期,对生猪消化速度加快,而届时西南需求减量,广东作为传统主销区人口陆续回流,猪价缺乏提振支撑,南北价差或由负转正后走阔。但考虑年前车辆减少,且物流费用上升,一定程度导致实际调运利润缩水,因此南猪北调对中部地区支撑有限,未来随着中部地区屠企进入增量周期,猪价或仍有一定上涨空间,但年前有效出栏时间缩短,涨幅或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