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卓创资讯 >发酵行业网 > 行业聚焦(专用) > 正文

丙烯酸季度分析:一季度僵持后超跌反弹 二季度或前高后低(预测篇)

卓创资讯 王聪 编辑于 2025-04-14 13:15:22
收藏

导语:2025年一季度丙烯酸受供需差收窄及毛利先增后降的综合影响,价格呈僵持后超跌反弹走势,处近五年中低位水平。二季度受中美互加关税影响,需求释放力度或有限,因前期检修集中,酸价或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2025年二季度,影响丙烯酸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集中在中美互加关税对原料及心态的影响,酸酯配套新增产能释放进度、酸酯装置检修集中以及下游需求逐渐进入淡季等几个方面。

中美互加关税,对原料丙烯及丙烯酸本身影响有限

2024年中国丙烯产量及消费量均超过5000万吨,进口量约202万吨,出口量不足8万吨。2024年中国丙烯进口依存度仅有3.47%,出口量可忽略不计。2024年中国丙烯酸产量及消费量超过300万吨,进口量约11万吨,出口量约2.5万吨。中国丙烯/丙烯酸的进出口,从贸易伙伴来看,美国占比只有或不足1%。所以从产品本身来看,中国丙烯及丙烯酸进出口依存度偏低,中国来自于美国的丙烯/丙烯酸进口货源以及出口至美国的丙烯/丙烯酸货源均较为有限。中美互加关税,对中国丙烯/丙烯酸进出口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对于丙烯原料丙烷及原油存一定影响。

进口丙烷方面:对于中美互加关税,更多的业者关注点在于进口丙烷价增量减,或引发国内PDH装置开工下降,进而利多丙烯价格。国内丙烷主要依赖于炼厂副产,体量相对有限,国内PDH装置的原料大多来自于进口丙烷,PDH装置的丙烷需求量在国内丙烷总需求中的占比接近50%,而中国丙烷进口货源又主要来源于北美。2024年美产丙烷进口量1731.59万吨,占国内丙烷总进口量的59.23%。

当前国内进口丙烷库存尚可支撑月余。中美互加关税政策如若实施,无疑将限制未来从美国进口丙烷的数量。全球丙烷的供应环境处于略宽松状态,因此未来可通过从中东地区进口丙烷,以及通过转口贸易或换货等方式来中和美国丙烷的进口缺口。不过资源调配和物流结构重塑的压力,或将引发未来进口丙烷价格的上行,未来国内PDH装置的进口成本或高于周边国家及地区,竞争力有下降预期。截至发稿,暂未有国内PDH装置因未来有可能造成的生产成本上升而降负或停工,未来PDH开工负荷率能否受到影响尚有待观察。

此外国内大多PDH装置配套下游且以PP为主,在主力下游PP及部分化工类下游已经亏损背景下,若上游PDH装置停工,一旦触发丙烯价格上涨,下游企业也很难持续外采丙烯生产下游。总而言之,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导致的丙烷价格上涨对未来丙烯市场存有一定利多提振,但短期内国内丙烯价格更多的是受供需关系及原油价格影响。

原油方面:中美互加关税,对于丙烯及丙烯酸市场而言,除丙烷量价需要关注,对原油的影响亦不可忽视。中美两国互征关税消息释放以来,近日原油价格震荡下行。截至4月11日收盘,2025年6月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为64.76美元/桶,较4月2日美国宣布征收对等关税之日起,累计下跌10.19美元/桶,跌幅13.60%。

除丙烷之外,原油也是丙烯的另一大主要原材料,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丙烯价格的影响要高于丙烷。从长周期上来看,丙烯为成本主导型产品,原油决定丙烯价格走势的大方向,在某些年份,丙烯与原油价格走势的相关性高达0.9以上。从短周期上来看,原油每日收盘价格的调整是生产企业调价的参考因素之一,尤其当隔夜原油收盘价格波动较大时,有时会直接影响丙烯价格的方向性走势。催化裂化工艺制丙烯占比虽不及丙烷脱氢,但催化裂化属于传统工艺,在丙烯总产能中的占比也达到20%以上。虽然近年来伴随PDH装置的投产,PDH企业的定价话语权增强,但在以地炼为主的山东市场,仍有部分企业定价受原油价格走势影响,这也是为何中美互加关税以来,山东丙烯市场价格仍处震荡下行走势的原因之一。

二季度原料丙烯市场价格走势预估偏弱运行。除了上述提到的原料丙烷及原油对二季度丙烯价格的多空交织影响外,我们再将关注点回归到丙烯的供需面。供应面,虽然二季度丙烯意向新增产能仍然较多,但多数装置配套下游,部分装置或延期投产。并且二季度气温回升,计划内检修装置数量明显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供应压力。需求面,下游新增产能的持续释放将对本产品价格形成压制,丙烯下游衍生品利润状况预计难有明显好转。不过二季度终端需求逐渐回暖,或向上传导进而提振丙烯需求。综合来看,二季度丙烯成本及供需多空交织,丙烯价格下行压力减弱,国内丙烯市场价格或呈现底部回升态势,但空间预计或相对有限,主流波动区间或在6700-6900元/吨。

二季度丙烯酸供应预期先降后升,需求逐渐缩量

供应面来看,2025年二季度丙烯酸检修主要集中在4-5月份,涉及装置有宁波、泰兴、平湖、烟台、南京、兰州等,同时钦州及蓬莱等装置存产出增量预期,4月及5月行业月度产量或降至30万吨附近水平;5月中下旬至6月份,前期检修装置将陆续复产,且高温天气不适宜检修,行业产量或提升1-2万吨。供应面对酸价的影响先多后空。

需求面来看,4月份下游施工环境适宜,不过中美互加关税事件影响下游采买积极性,减水剂及羟基酯等非配套下游需求表现或一般;配套下游酯类及精酸装置同样检修集中;综合来看下游需求表现并不旺盛,利空丙烯酸价格。5-6月高温梅雨天气虽对非配套下游需求形成一定限制,不过配套酯类及精酸等下游存陆续复产预期,综合需求萎缩程度或有限。需求面对酸价的支撑力度一般。

丙烯酸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具体表现为“M”型。根据近10年丙烯酸季节性特点来看,5月的季节性表现为上涨,4月及6月的季节性表现为下跌。因此综合丙烯酸的基本面预期走势及季节性特点,预估二季度中国丙烯酸价格或呈现震荡下跌走势,华东代表市场的主流波动区间或在6800-7200元/吨。

风险提示:中美互加关税或造成油价超预期波动、美国进口丙烷缩减或引发PDH丙烯成本提升、丙烯及丙烯酸新产能投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