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卓创资讯 >发酵行业网 > 行业聚焦(专用) > 正文

苯乙烯:3月进口量价双降,出口溢价难掩总量萎缩

卓创资讯 齐杰 编辑于 2025-04-23 10:41:27
收藏

【导语】2025年3月中国苯乙烯市场呈现"进口量价双降、出口减量但价格走强"的分化格局,主要受内外盘价格持续倒挂及海外装置集中检修影响。4月供应端内紧外松,进出口规模预计仍将维持低位运行。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中国苯乙烯进口量价双降,3月进口量在0.57万吨,环比减少66.55%,同比增加0.57万吨;进口均价在1044.85美元/吨,环比下跌0.15%,同比下跌70.95%;1-3月累计进口量在7.43万吨,同比下降21.47%。而出口量减价升,3月出口量在2.20万吨,环比下降54.89%,同比减少46.12%;出口均价在1048.34美元/吨,环比上涨2.73%,同比下跌6.94%;1-3月出口量在7.40万吨,同比增加54.32%。

进口:量价双降凸显套利窗口关闭

3月进口量维持低位,一方面根据卓创资讯监测,3月内外盘价差在-99美元/吨至-234.5美元/吨之间波动,月均倒挂147.2美元/吨,无进口套利空间;另一方面,海外检修装置增多,日本一套24万吨/年装置2月下停车检修,中国台湾一套18万吨/年装置2月下至3月上检修,另外荷兰一套45万吨/年装置于2月底停工,美国也有一套52.5万吨/年装置于3月下计划外短停,导致传统进口来源地日本、中国台湾商谈停滞。

从来源地、贸易方式等维度来看,3月中国苯乙烯进口来源单一,自新加坡进口占比在99.99%,反映了3月全球供应链弹性不足;进口仍集中华东地区,其中江苏省占比在99.99%,上海市占比0.01%,与江苏装置检修引发的补库需求直接相关;从贸易方式来看,3月进口全部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显示出加工贸易需求疲软。

出口:量缩价涨背后的区域替代逻辑

随着日本、中国台湾装置进入检修,出口船单陆续装出,2月预计3月份国内苯乙烯出口或在3.3万吨附近,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统计,3份中国苯乙烯出口量仅有2.2万吨,出口降幅较预期扩大,主要是韩国虽有装置停车检修,但仍有余量外销,供应缺口不及预期。出口价格环比上涨,则主要是因为海外检修潮推升美金报价,人民币计价相对走弱形成出口溢价。

3月苯乙烯出口主要流向韩国,其出口占比高达94.98%。一方面因韩国为净进口国,持续存在供应缺口;另一方面,长期向韩国输出货源的日本、沙特以及中国台湾在2-3月均有装置检修,可出口量环比减少,韩国买家将采购订单转向中国。

出口企业分布:山东占比提升。3月苯乙烯出口占比以山东省最高,出口占比在42.34%,环比提升42.31个百分点;其次是浙江省,出口占比在27.08%,环比下降14.87%;再次是上海市,出口占比在26.53%,环比增加14.16个百分点;另外河南、辽宁注册企业也有少量出口,而天津市出口占比环比下滑29.6个百分点至1.23%。从贸易方式来看,3月苯乙烯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比在59.24%,环比下降28.38个百分点,另有40.76%以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环比增加28.38个百分点,反映出部分企业利用保税政策缓冲内需压力。

4月来看,内外盘价格仍倒挂,进口套利窗口持续处于关闭状态,而下游的进口原料长约也较少,预计进口仍维持1万吨以下的水平。出口方面,因4月国内检修装置较多,国内供应收紧,且目前来看中国出口的主要方向韩国,当地装置尚有现货量外销,供应相对充足,内紧外松的背景下,预计4月出口也难有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