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关税、正丁醇、原料端、消费端、市场心态
【导语】随着加征关税尘埃落定,正丁醇市场层面的讨论主要聚焦于对原料的影响、对市场信心的影响和对终端消费尤其是对出口端的影响。小长假以来这两周时间内,正丁醇连续下挫,创下近一年多以来的价格新低。
虽然互征关税尘埃落定,但其影响力仍源源不断的释放,并对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持续性影响。对正丁醇而言,随着关税事件发酵,对应市场端呈现阴跌走势。以山东市场为例,至4月15日收盘,正丁醇收盘价格跌至6300-6350元/吨,再度跌破3月低点6550元/吨,创下了近一年多以来的新低。

结合市场最新变化,我们看一下关税事件对正丁醇产业链的影响力以及这两周的传导情况。细究之下,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原料端、消费端和市场心态。
对原料丙烯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中远期预期端,近期丙烯定价逻辑并未出现根本性变化。
从丙烯区域价格走势来看,山东、华东两地价格变化不一,但即使是PDH产能占比较大的华东地区,丙烯价格整体涨幅有限。至4月15日收盘,山东丙烯为6600-6700元/吨,较关税之前6750-6800元/吨的收盘价下跌100-150元/吨。华东地区丙烯价格对关税事件反应略大于山东。4月15日收盘华东丙烯收盘价为6850-6900元/吨,较关税之前6750-6800元/吨的价格上涨100元/吨。
虽然市场端曾对互征关税后做过了较多预计,如高成本的丙烷将导致丙烯因为供应下降而出现上涨。因关税事件对丙烯成本影响存在滞后性,故而当前丙烯的计价逻辑不仅仅考虑了未来供应减少预期,同时也考虑了下游产品的接受和传导能力,并最终形成了当前的价格变动。
对消费端影响存分歧,直接下游开工缓慢提升,预期将对终端制品消费带来持续性影响
近两周以来,关税事件对正丁醇直接下游和终端的影响呈现较一定的差异。整体来看,直接下游开工缓慢回升,而对终端领域影响预期将逐渐发酵。从近两周丁醇主力下游开工变化来看,虽然DBP开工下降,但最大下游丙烯酸丁酯开工受新装置投产而出现提升,从短期来看,关税事件对正丁醇需求端的影响暂不明显。

再来看关税对正丁醇终端领域的影响。在正丁醇主力下游产品中,与出口场景有关的主要集中在丙烯酸丁酯和醋酸丁酯方面,主要涉及到上述两个领域的部分终端产品。如丙烯酸丁酯的包装行业和醋酸丁酯的家具漆、汽车漆行业,可能在部分程度上受到中美互征关税的影响。因上述几个终端下游在丙丁和醋丁消费占比较高,预计将对正丁醇消费量形成间接影响。
对市场心态的影响持续释放,并引发正丁醇持续让利,价格创近一年多来的新低
在加征关税之前一周时间内,正丁醇一度出现200元/吨以上的涨幅。小长假之后,受关税事件冲击,化工品跌幅明显,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下游采购积极性同步放缓。相较之下,可见关税事件对市场信心的冲击。

随着谨慎情绪升温,正丁醇市场端出现了较大变动。小长假以来,因丁醇工厂库存压力暂不大,虽然新单成交匮乏,但正丁醇价格并未出现较大变动,市场出现了短暂的横盘现象。随着供方库存压力增大,多家工厂让利出货,对应下正丁醇价格快速回落。因市场谨慎情绪浓厚,期间正丁醇在出现多次短暂企稳之后,价格仍持续创价格新低。至4月中旬,山东正丁醇价格最低跌至6300-6350元/吨,创下了一年多以来的价格新低。
4月下半月以来,市场出现一定转机。一方面正丁醇价格在价格回落之后,风险部分释放,另一方面临近五一小长假,下游逢低补货意愿改善。此时恰逢多套丁醇装置停车与主力下游丙丁开工提升,短期内行业转为去库,市场抛压减弱,正丁醇市场短暂企稳。